返回
顶部
首页 > 新闻动态 > 正文
打造党性教育、工运史教育和劳动文化主题教学空间——市总工会职工大学深耕红色教育阵地上好“工人大思政课”

日前,一场别开生面的“大思政课”在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(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)教室内举办。讲台上,是全国劳动模范陶建伟;讲台下,围坐着30余名北京市劳动模范、北京大工匠、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等。当天,陶建伟以“不负春光 以青春作笔在岗位上书写我们的幸福人生”为主题,从身边小事出发,讲授了一堂启人深思的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思政课。

据了解,近年来,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(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)紧密围绕中心大局,进一步突出红色教育阵地作用,创新打造“北京工人大思政课”课程体系,组建“大思政课”讲师库,推出“大思政课”精品课,构建党性教育、工运史教育和劳动文化主题教学空间等教学阵地。同时,打造“指尖上的思政课”,让网上学习、线上建班随手可得;创新“融入式的思政课”,把党性教育、“两工”论述和“三个精神”作为首课主课必修课,贯穿全部教育教学活动;丰富教学形式,开发“沉浸式的思政课”和“在身边的思政课”。

当前,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(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)倾心打造的主题教学空间,已成为深受广大工会干部和职工喜爱的“打卡点”。在该主题教学空间中,学员们不仅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人的“精神谱系”和“荣誉殿堂”,还能重温工会组织走过的与党和国家同命运、共荣辱的发展历程。值得关注的是,学校青年教师积极探索主题宣讲和沉浸式课程,带领学员开展模拟新中国成立前迎接党组织接管工厂、防敌伪破坏的“护厂运动”角色体验活动,通过角色扮演,引领大家进一步加深对峥嵘岁月的理解。各级工会干部、两新组织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纷纷来校参与沉浸式课程,主题教学空间和沉浸式课程热度持续提升。

除了自身阵地建设之外,该校同步推动一批涵盖红色工运、党性教育内容的“北京工人大思政课”实践教学阵地建设,精心设计主题教学路线将学员带出教室,走进长辛店二七纪念馆等红色工运基地,探访中关村科技园等高新技术园区,在生产一线与大国工匠交流技艺。这种案例现场教学、工作实景授课的模式,让抽象的理论变得可触可感,成为深受学员欢迎的教学形式。

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(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)相关负责人介绍,学校以教研组为抓手,开发形成了劳动价值观、劳模工作、产改工作和实践宣讲等多个课程模块,劳模工匠由“匠”到“师”,进而由“大工匠”到“大先生”。职工匠师将思政课堂带到工厂车间、研发一线、高校校园。全国劳模陶建伟在现场讲授电梯里的“三个精神”,大国工匠刘更生在企业解析“毫米间的匠心”,让“三个精神”教育化为行动指南。此外,开展职工匠师进校园,为高校青年学子讲述奋斗故事,播撒劳动种子。多名职工匠师被高校、职业院校和中小学聘为“思政课导师”,成为真正的思政课“明星”。

该负责人表示,未来,学校将持续推进“北京工人大思政课”为首课的工会干部教育体系建设,打造“内核”鲜明、覆盖广泛、多元立体的“北京工人大思政课”,为助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,培养高素质首都工会干部队伍和知识型、技能型、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提供有力支撑。

来源:劳动午报